A-A+

【转载】“央视的足球解说,我不评论”

2021年07月22日 体育周边 暂无评论

 

作者:南方周末特约撰稿 周鑫   南方周末记者 朱晓佳

原文地址:http://www.infzm.com/content/105047

广东体育NBA直播现场,身穿紫色球衣的为讲波佬何辉。 (何辉/供图)

广东体育NBA直播现场,身穿紫色球衣的为讲波佬何辉。 (何辉/供图)

“粤语解说第一人”讲波佬何辉,爱穿球衣解说比赛。不怕找骂,不怕当“乌贼刘”。

在TVB做嘉宾,不能抢词,在Now Sports,不能抢足坛前辈搭档的风头,要像J罗刚到皇马,不触及贝尔和C罗的范畴,慢慢融合,找到自己的位置。

新赛季,广东体育丧失了英超转播权,何辉说,他一直都没什么安全感。以前香港的电视台抢资源,三年英超在这边,三年英超在那边。“我们打工的惨,越做得好越死,越没得做。”

这是“知道”采访中真实的讲波佬何辉。

“做体育,让我觉得时间过得很快。”说球17年,“讲波佬”(注:粤语,足球解说员)何辉的鬓角上悄悄爬上了白发。前不久做节目时,台本里有一句“前曼联主帅莫耶曾指教埃弗顿11年”,何辉照着稿子读出来时浑身直冒冷汗,脑子里一直在过电影“已经11年了吗,为什么我总觉得才过了3年而已。”这个细节带给他的震动,“就像在从山洞逃里出来一样”。

1974年德国世界杯,何辉只有7岁,很多细节至今仍历历在目,但回想2010【本站注:原文为2008年】年南非世界杯,很多比赛他已经没有印象。

2014年巴西世界杯,德国队夺冠后的第二天,何辉特意穿起了一件德国球衣,觉得自己很威风。但是所有人的眼光都好像都在跟他说:“你落伍了,世界杯是昨天晚上的事情,今天不会有人再说了”。

内地的足球解说员,很少像何辉一样,穿着球衣解说比赛,在大多数球迷看来,这是找骂的行为。2014年巴西世界杯期间,央视女主播刘语熙身着球衣出镜,穿谁谁输球,被网友戏称为“乌贼刘”。

而对于何辉来说,西装革履地说球反而奇怪。2002年世界杯,何辉刚到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(以下简称广东体育)做嘉宾,开始都穿着西装。大家问,这人是谁?他又默默恢复了日常装扮:球衣、棒球帽、运动眼镜。其他人一看就知道:何辉来了。仍有球迷骂:你穿这队的球服,是不是支持这一队?甚至有人断定他是“做庄的”。

何辉没所谓,“只要大家觉得好玩,都是为了搞气氛。”

不同于普通话解说,“搞气氛”是粤语解说里很重要的一部分。但在解说时,何辉不同意一味地“搞气氛”,“聊天一样的解说,是在消耗大家的时间,球场上发生的事情才是主角。”

像何辉这样会说话的职业球员极少。何辉曾多次被网友票选为“粤语解说第一人”,他突出的特点,是对场上形势洞若观火,且有一说一,不留情面。

1997年,从香港足坛退役四年的何辉,在房地产公司做市场分析。教练黄兴桂一个电话把他叫到了ESS(ESPN卫视体育台)做解说员。那时的ESS,正值和央视抢天下的“黄金时代”,聚拢了何辉、詹俊、苏东、陈熙荣、桂斌、黄兴桂、李元魁等一系列知名解说员。

2004年,何辉加盟广东体育,同时也在香港说球。此后十年,随着英超转播权的反复易手,他不得不在广东、香港的几家电视台来回换岗,还得根据不同的电视台,不断切换风格。巴西世界杯,何辉不停往来香港、广州,说完最后一场,他觉得“好像死了一样,不知道还能做什么”。

广东体育在新赛季丧失了英超转播权,让何辉回到了没有安全感的状态。他的另一个担心,是网络对电视台越来越凶猛的冲击。

“他们(广东体育)不是看不到,只是未必知道怎么做。”何辉说。

何辉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这天,依然戴着标志性的棒球帽、运动眼镜,穿一件NBA运动T恤,iPad不离手。从小在香港长大、一直用粤语解说的何辉,普通话不太流利,专访时只有用粤语,他才能自如表达。

“可能有人会觉得我说的东西实在点”

南方周末:你认为粤语解说和普通话解说,有什么不同?

何辉:内地要解说员有一些主持的基本功,但自身对体育项目的参与不算多。但你看现在,英国的足球解说员,大部分是职业球员出身。

粤语解说弹性很大。有时候,甚至是6个人说一场球。有些前辈会跟我说,如果把每场比赛分成几节,五分钟就是一个段落,五分钟里面要包含:比赛本身、少量资料、适当的笑话、还有一些分析等元素。这样循环下来,其实是圆满的。但不需要太过刻意,成天在那里吹水或者说个不停,就废了。

我的特色是,观察场上的比赛情况,指出存在的问题,给出我的分析预测。如果待会教练真就照我预测的调动,观众就会好奇:为什么你会知道?预判是我作为解说员很大的成就感。十次中有超过一半说中,就厉害了。

南方周末:印象比较深的预判有哪些?

何辉:最近两次,都是在翡翠台讲世界杯时发生的。一次是英格兰的比赛,我刚说完,应该换巴克利上来了。巴克利立马就站在了场边。另一次,是荷兰打澳大利亚,荷兰后卫因迪受伤离场。我判断这场球荷兰不必再踢532的阵型了,澳大利亚只有一个卡希尔在前场,荷兰应该换上一个中前场。不出一分钟,荷兰队主教练范加尔就换上了边锋德佩,阵型从532变成了433。其实很多人都能做到,只不过他们觉得冒险,说错了就不好受了。

现在人人都能在互联网上找资料,但预判你在互联网上是找不到的,慢慢地,它会变成我自己价值的一部分。

这样的预判能力和以前我在房地产公司做过市场分析有关,财经分析讲究由证据生成看法。

南方周末:解说生涯中,你比较得意的比赛有哪些?

何辉:得意的没什么印象了,奇怪的倒是有很多。有一年还在ESS的时候,做欧冠直播,首发名单、前瞻都是巴塞罗那VS佛罗伦萨,广告结束,镜头一拉开,变成了曼联VS奥地利的格拉茨风暴,我搭档立马就跑出去了,剩下我一个人自己说下去。过了20分钟,他才回来,说出去找资料。幸运的是,我那月还做过两次格拉茨风暴的比赛。

还有一次是1999-2000赛季,柏林赫塔VS巴塞罗那的比赛。那天很大雾,欧足联的官员都站在场边随时暂停比赛,我们就看着白纸一样的屏幕解说。守门员开球的时候镜头对着他就看到球,但是球一踢,转换回高空镜头球就不见了。进球是听现场观众的反应。就这样说了两个小时。

南方周末:有没有欣赏的普通话解说员?

何辉:詹俊做得很稳定,现在发展得很好。他没做过球员的,一样很出色。中央台,我不评论足球解说,但有很多其他项目的解说,都做得不错的。

南方周末:你怎么看国内的南美解说风格?

何辉:有人试过。但每一种语言都不同,如果你在南美,喊的时间越长,是越型越酷的,因为他是就像肯尼•基吹萨克斯一样,保持喊的时间越长,就证明你的功力越好。但在其他国家这么喊,肯定是不行,如果我们也这样喊的话肯定会被骂。

南方周末:网友们都评论你是“粤语解说第一人”。

何辉:主要是运气。看过越多的人和事,就会越发现运气很重要。可能正巧我的解说风格符合观众的口味。现在很多人解说好像聊天,不停地消磨时间,但是我不倾向这么做,感觉失去了分寸感,球场上的事情更重要,少说些相对没用的。可能有人会觉得我说的东西实在点。

南方周末:有没有去研究过其他国家的解说?

何辉:蛮喜欢英国的马丁•泰勒。我试过把他的声音从视频里拉出来听,真的可以和比赛融在一起。他是个很温柔,很有磁场的人,听他解说你会觉得没了他就像没了那个波(注:粤语,球)差不多,他不会讲很多话,也不会说太多资料,但是他能让你感觉舒服,流畅。

我做不到,我的性格比较火爆,看到不好的就会直接指出来,忍受不住吵架的都有,我以前也有个女朋友公开地批评过我。

当年ESS的F1的英语解说做得非常好。赛车非常难讲,全部都是轰轰轰的汽车声,没什么好说的,来来回回都是那个圈。但是他们可以讲的很专业有很精彩,这让我可以学到很多东西。

当然,我最喜欢的还是,CNBC的女主播玛丽亚•巴蒂罗姆,虽然她主持的是财经节目。我试过一个人在家看她的节目,最后,我从沙发上站起来为她鼓掌。

广州亚运船上节目现场,头戴红色帽子的为讲波佬何辉。 (何辉/供图)

广州亚运船上节目现场,头戴红色帽子的为讲波佬何辉。 (何辉/供图)

踢球时学到的,ESS学到的

南方周末:职业球员出身,对你的解说有什么帮助?

何辉:踢球时候学的东西,有很大帮助,就像读了个本科一样。我小时候看球就很注意阵型,433、442,怎么演变,踢过球就更好的理解,足球的演变也会清晰很多,能用自己的方式讲给观众听。

南方周末:在ESS,从球员转型为解说员,刚开始难吗?

何辉:适应了一个多星期,刚开始的时候很难。我第一天到新加坡的时候是凌晨两点,一下飞机,黄兴桂赶来塞给我一盘录像带资料,让我早上9点钟解说一场马拉松比赛。一夜没睡觉,第二天就跑去直播了。两个多小时的时间,就是看一群人跑啊跑啊,还是硬撑下来了。

每次做直播之前,公司给我们的都是英文材料。最开始,我还得连夜把稿子翻译了,适应之后,就直接用荧光笔标记一下关键信息,就行了。不过最要命的是,每次欧冠直播前,总部发过来的一些访问节目,没有字幕、没有台本,让你现场直接听译了。

做这种访问节目是最难的,每个人都有口音,弗格森有苏格兰口音,刚开始根本不明白他在说啥。现在好了,什么口音都不在话下。

南方周末:ESS的粤语解说团队,是什么样的?

何:主要在是江忠德、黄兴桂、梅志辉、张丕德、李海光,还有我。

我们录节目时,很多时候是三四种语言同步进行,基本见不到导演,如果你有什么说错了的,要自己记下来,录完之后,回到那个点,再录。

南方周末:大家都说ESS的转播非常专业,它到底专业在哪儿?

何辉:ESS的特别之处在于,它是一个非常大的体育网络,有着非常完备的分工、流程和制度。现在体育解说流行的做法,一个主持人,搭配一个教练员、球员,就是从ESS开始的。

做得好不行,烂又留不住

南方周末:为什么离开ESS?

何辉:一是在新加坡没有归属感;二是ESS的定位出现问题,当他不再做一个节目开发商的时候,我们解说员的工作方式也就不一样了。

南方周末:2004年来广东体育之后,感觉和在ESS的时候,有什么不同?

何辉:当时的广东体育一直处于进步当中,覆盖面很大。我刚来那会儿,觉得它比ESS还要厉害。24小时不停直播,很多同事在世界各地的比赛现场,壮观到不得了。每个项目都有专门的解说团队。

南方周末:这十几年,有没有在自己的解说中试图做些创作和改变?

何辉:很难,没太多。之前在ESS,只为一家电视台工作,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么多。来广体之后,要内地香港两头跑,我只能很快适应别人的平台文化,改变自己。

最简单,我们就说球员名字的翻译。朴智星的“朴”,广州说“Piao”,香港叫“Po”;热刺的球员威尔通亨,广东叫“维顿汉”,香港叫“华汤根” 。

在翡翠做嘉宾,我不能抢主持人的词;在Now Sports,就不能盖过足坛前辈搭档的风头,就像J罗刚到皇马那会,他不会触及到贝尔和C罗的范畴,但他就要很快适应,慢慢融合,找到自己的位置。

南方周末:广东体育在新赛季丧失了英超转播权,你没得解说了。

何辉:其实我一直都没什么安全感。大概十年前,香港的电视台,抢节目资源很厉害,三年英超在这边,三年英超在那边。我们打工的惨,突然之间告诉你,没有了。越做得好越死,越没得做。因为你做得很好,在工作方面已经代表这个电视台,所以电视台不会放你。做得好不行,烂又留不住,不知该怎么办。

这几年广东体育受网络冲击很厉害。这种情况他们不是看不到,只是未必知道该怎么做。

南方周末:现在视频网站崛起,传统媒体人才流失得很厉害。有没有人挖你?

何辉:没有。粤语的解说市场有限制,不像普通话市场很大。

南方周末:看好未来的网络解说吗?

何辉:巴西世界杯,你看到网络有直播吗?大型的国际赛事,如有关单位想连网络播出权都签得话,就没什么可比的了。只不过是,像英超、西甲、F1,这些赛事会慢慢交给网络平台。今年英超受到的冲击之大,是事实。

但是平台转变是不可避免的。现在很多互联网,钱来得也快,去的也快。未来十个里只会有一两个生存者。另一方面,互联网和电视台合作,也不是没可能。

 

给我留言